選擇權名詞解釋

每日結算 Mark to Market

由結算所依當日結算價計算損益,有獲利者當日即撥入戶頭,虧損者亦必須扣除款項。繳入一筆保證金並無法完全消除違約風險,價格波動產生的損益,必須在還未履約前就反映至每一個參與者的部位,以確定參與者有足夠的財力應付價格波動,不致無法履約,因此產生了每日結算的制度。每日收盤後,由交易所選定一個價格(通常是收盤價)做為當日結算損益的依據,有虧損者當日就從保證金帳扣除虧損金額並轉移至獲利者帳戶。虧損超過一定範圍(低於維持保證金門檻)必須當日繳存金融彌補虧損,否則便會被強制平倉出場。 

歐式選擇權(European option)/美式選擇權(American option)

歐式選擇權的買方僅能於到期日要求履約。

美式選擇權的買方能在到期日或之前任一日要求履約。

價平(at the money)

履約價等於標的物市價。

價內(in the money)

履約價優於標的物市價。就買權而言,價內選擇權表示履約價格小於目前特定股票的市價;就賣權而言,情形剛好相反。價內賣權表示履約價格大於目前特定股票的市價。

價外(out of the money)

履約價劣於標的物市價。就買權而言,價內選擇權表示履約價格大於目前特定股票的市價;就賣權而言,情形剛好相反。價內賣權表示履約價格小於目前特定股票的市價。

權利金(Premium)

對買方而言,選擇權既為一種權利而非義務,為取得此權利,自然必須付出代價,相對的,賣方提供權利並負擔履約的義務,當然要收取一定的代價,此代價便是選擇權的價值,也就是權利金(Premium)。權利金價格和一般現貨市場的報價一樣,隨著買方願意付出與賣方願意接受的情況,形成市場上的供需,當價格達到買賣雙方均能接受的條件時便可成交,價格也就因而決定。

影響選擇權價格的因素包括了標的市價、履約價格、無風險利率、權利期限、標的波動性;而選擇權的價值可以分為兩部分:一是內含價值(Intrinsic value),二是時間價值(Time value)。內含價值係指立即履約可獲得的利潤,時間價值則是隱含的期望價值,隨時間縮短遞減。

內含價值(Intrinsic value)

內含價值,就是價內選擇權立即履約所獲得之利潤。

時間價值(Time value)

時間價值,就是買方對擇權進入價內的一種期望,所願意支付的權利金,這種期望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機會愈來愈少,直至到期日為零。

履約價格(Strike Price)

選擇權履約價格是指執行選擇權時,買進或賣出特定標的物之價格。每一個選擇權合約,都有一個固定的履約價格。

例如,某甲買進台積電三月份到期的買權(Call Option) ,履約價格為55元。則該投資人即有權利在3月的第3個星期三,執行此一股票選擇權,以55元購買1000股台積電的股票。該投資人也可以不要執行此選擇權,而在到期日或之前,將此買權賣出。

進階學習區

文章

1.選擇權入門教學-到底在選什麼東西?選擇權/期權是什麼?如何買賣選擇權?

2.什麼是選擇權?影響權利金的因素為何?期貨、選擇權與認購權證之差異?

3.選擇權最基礎的10種策略懶人包(含圖解)

影音

選擇權入門之群益行動贏家手機APP下單畫面教學
選擇權價差單動態調整基礎概念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